【闻一多七子之歌之澳门简介七子之歌之澳门创作简介】《七子之歌》是近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于1925年创作的一组诗,共七首,分别以中国历史上被列强侵占的七个地区为题材。其中,《七子之歌·澳门》是该组诗中最著名的一篇,表达了作者对澳门被葡萄牙长期占领的深切哀痛与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期盼。
《七子之歌·澳门》创作于1925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民族意识逐渐觉醒。闻一多通过这首诗,将澳门比作“失母的孩子”,寄托了他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深切关注。诗歌语言真挚、情感浓烈,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这首诗在后来成为澳门回归的重要文化象征之一,尤其在1999年澳门回归后,被广泛传唱,成为表达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作品名称 | 《七子之歌·澳门》 |
| 作者 | 闻一多 |
| 创作时间 | 1925年 |
| 所属诗集 | 《七子之歌》组诗(共七首) |
| 主题 | 澳门被葡萄牙侵占的历史与民族情感 |
| 创作背景 | 中国近代屈辱史,民族意识觉醒时期 |
| 表达情感 | 哀痛、思念、渴望回归 |
| 艺术特色 | 比喻生动、语言真挚、情感浓烈 |
| 历史意义 | 成为澳门回归的文化象征 |
| 现代影响 | 在澳门回归后广泛传播,成为爱国教育素材 |
结语:
《七子之歌·澳门》不仅是闻一多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心声的缩影。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同时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