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豆藤根介绍】岩豆藤根,又称岩豆藤的根部,是豆科植物岩豆藤(学名:Pterocarpus indicus)的干燥根。该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常生长在山地林缘或岩石缝隙中。岩豆藤根在传统中医药中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用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等功效。
一、岩豆藤根的基本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岩豆藤根 |
学名 | Pterocarpus indicus |
科属 | 豆科(Fabaceae) |
分布区域 | 中国南方,如云南、广西、广东等 |
生长环境 | 山地林缘、岩石缝隙 |
药用部位 | 根部 |
性味归经 |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止痛 |
主治 |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 |
用法用量 | 煎服,3-9克;外用适量 |
二、岩豆藤根的药用价值与注意事项
岩豆藤根在民间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疼痛以及外伤引起的肿胀和淤血。其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及挥发油等,具有抗炎、镇痛和抗菌作用。
但需注意的是,岩豆藤根并非广泛使用的中药,使用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孕妇及体质虚弱者慎用。
三、结语
岩豆藤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虽不为大众熟知,但在特定地区和人群中有一定应用价值。了解其来源、性味、功效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更科学地认识和使用这一药材。若需进一步研究或临床应用,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相关科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