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黄庚古诗解释】《暮春》是南宋诗人黄庚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
一、诗歌原文:
> 暮春
> 黄庚
> 花落柴门人未归,
> 东风吹雨湿罗衣。
> 残莺啼破黄昏色,
> 一树梨花带雪飞。
二、诗意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写暮春时节的落花、细雨、残莺和梨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诗中“花落”、“东风”、“残莺”、“梨花”等词营造出一种凄清、静谧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淡淡哀愁。
三、内容解析表:
词语/句子 | 含义解释 | 表达情感/意境 |
花落柴门人未归 | 花瓣飘落在柴门前,但人还未归来。暗示离别或等待 | 孤寂、思念 |
东风吹雨湿罗衣 | 春风夹着细雨打湿了衣衫,表现天气阴冷,春意渐淡 | 感伤、惆怅 |
残莺啼破黄昏色 | 残存的黄莺在黄昏中啼叫,打破了宁静的暮色 | 哀婉、凄凉 |
一树梨花带雪飞 | 梨花如雪般纷纷飘落,象征纯洁与短暂的美好 | 悲美、时光易逝 |
四、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花落”、“东风”、“残莺”、“梨花”等典型春景意象,增强了画面感。
-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浓郁的抒情氛围。
- 语言凝练:全诗仅四句,却层次分明,含蓄隽永,体现出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五、总结:
《暮春》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深切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