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鸿胪是什么意思

2025-10-04 02:55:39

问题描述:

鸿胪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2:55:39

鸿胪是什么意思】“鸿胪”一词,常见于古代汉语中,尤其在历史、文学和官职名称中出现较多。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汇,常与礼仪、接待、外交等有关。下面将对“鸿胪”的含义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

一、

“鸿胪”是古代中国官职或称谓之一,最早见于《周礼》等典籍。其本义为“宏大之礼”,后引申为负责接待外国使节或处理朝廷礼仪事务的官员。在不同朝代,“鸿胪”的职责和名称略有变化,但大致都与礼仪、外交相关。

- 鸿:意为大、广。

- 胪:原指传声、传达,引申为通报、传达礼仪。

因此,“鸿胪”可以理解为“传达盛大礼仪之人”,即负责国家重要礼仪、接待外宾、主持重大典礼的官员。

二、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中文名称 鸿胪
拼音 hóng lú
含义 古代官职名,负责礼仪、接待外宾、主持典礼等事务
出处 《周礼》、《汉书》、《唐六典》等古籍
职责 - 接待外国使节
- 主持朝廷礼仪
- 传达皇命或重要信息
历史演变 - 汉代设“鸿胪寺”
- 唐宋时期称为“鸿胪卿”
- 明清时期逐渐被其他机构取代
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国家对外交往的礼仪制度,象征国家形象与尊严

三、延伸说明

在古代,尤其是汉唐时期,“鸿胪”不仅是官职名称,也常用于诗歌、诏书等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庄重、隆重的氛围。例如,在唐代诗文中,“鸿胪”一词常用来形容朝廷对外国使者的重视与礼遇。

此外,“鸿胪”一词也常与“鸿胪寺”结合使用,后者是专门负责接待外国宾客、管理外交事务的机构,是古代国家外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鸿胪”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承载了古代中国在礼仪、外交方面的文化内涵。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