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苓的简介】黄苓,又名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黄苓广泛用于治疗湿热证、肺热咳嗽、高热烦渴、出血等症状。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是许多经典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苓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黄苓 |
拉丁学名 |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
科属 | 唇形科(Lamiaceae) |
药用部位 | 根部 |
性味 | 苦、寒 |
归经 | 肺、胆、脾、大肠经 |
功效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
主治 | 湿热证、肺热咳嗽、高热烦渴、出血等 |
常用方剂 | 龙胆泻肝汤、清热解毒汤等 |
现代研究 | 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
注意事项 | 脾胃虚寒者慎用 |
黄苓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在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其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广泛,但使用时也需根据体质和病情合理配伍,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