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手胝足的意思】“胼手胝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劳作过程中双手和双脚因长期摩擦而生出老茧,常用来比喻辛勤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身体上的劳累,也体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胼手胝足 |
拼音 | pián shǒu zhī zú |
出处 | 《荀子·子道》:“昔者禹十年水,七年旱,而天下大丰。夫以禹之贤,而有此困,而人不怨,何也?曰:‘以其能为天下之民勤,而无自利之心也。’”(后世引申为“胼手胝足”) |
字义解释 | “胼”指手掌的老茧,“胝”指脚底的老茧。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勤劳、辛苦、不怕吃苦。 |
近义词 |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辛勤劳作 |
反义词 | 懒惰怠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
二、成语意义与使用场景
“胼手胝足”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身体状态的词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强调的是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努力、默默奉献的态度。常见于以下几种场合:
- 文学作品中:用来刻画人物勤劳、朴实的形象。
- 演讲或文章中: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敬意,赞扬他们的奋斗精神。
- 日常交流中:形容某人工作辛苦、付出多。
三、总结
“胼手胝足”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身体上的辛劳,也体现了精神上的坚韧。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功往往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但“胼手胝足”的精神依然是值得提倡和传承的。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劳动和毅力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