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墨子非攻原文及翻译】一、
《墨子·非攻》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围绕“非攻”这一核心思想展开论述。墨子反对侵略战争,认为战争不仅破坏百姓生活,也违背了“兼爱”的道德原则。他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强调国家应以仁义为本,避免无谓的战争。
文章通过列举历史实例,指出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批评那些以“义战”为名进行侵略的行为。同时,墨子提出“爱人若爱其身”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爱,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子墨子曰:“今有一人,入人之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 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进入别人的果园,偷摘桃李,大家听到后都指责他,如果当权者发现就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别人而使自己获利。” |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曰:‘杀之,非杀也,杀不辜也。’” | “至于杀害无辜的人,抢夺他的衣服、武器,却说:‘杀了他,不是杀人,而是杀死无辜的人。’” |
“故君子之道,本仁义。以言为法则,以行为楷模,以道为志业。” | 因此,君子的准则,根本在于仁义。以言论为规范,以行为为榜样,以道义为志向。 |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 爱别人的人,别人必定会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必定会利于他。 |
“今若夫攻国,则不同乎此。入人之国,攘其牛马,取其室庐,杀其人民,掠其财货,以为己利。” | 现在如果攻打别国,就不像这样了。进入别人的国家,抢夺牛马,占据房屋,杀害百姓,掠夺财物,作为自己的利益。 |
“故曰:‘攻国之为不义,非杀一人之为不义也。’” | 所以说:“攻打别国是不义的,不像杀死一个人那样不义。” |
“今有人于此,少而慧,长而善,人莫不誉之,然其父兄与之,不若其友之与之也。” | 现在有一个人,年少时聪明,长大后善良,人们没有不称赞他的,但他的父兄给予他的,不如朋友给予的多。 |
“是以知天之爱人也,厚矣!” | 因此可以知道,上天对人的爱,是非常深厚的! |
三、结语
《墨子·非攻》不仅是墨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战争与和平、道德与正义的深刻思考。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先贤对“仁爱”与“和平”的追求,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如需进一步探讨墨子其他篇章或相关哲学思想,可继续阅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