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位置简述】大别山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区域之一,位于中国中部,横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地带。它不仅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南北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之一。大别山地势险峻,山体庞大,对周边气候、生态和人文历史都有深远影响。
一、大别山的基本概况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大别山 |
地理位置 | 横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 |
起点 | 河南信阳市 |
终点 | 安徽六安市 |
山脉走向 | 东北—西南走向 |
主峰 | 鄂豫皖交界的白马尖(海拔1777米) |
海拔范围 | 500—1777米 |
气候类型 |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带 |
生态特征 | 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 |
二、大别山的地理位置意义
大别山地处中国中部,是连接华北与华中、华东的重要地理纽带。其北接淮河平原,南临长江流域,东邻大别山东麓的丘陵地带,西连桐柏山与伏牛山。这一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对区域经济、交通、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大别山还是长江与淮河的天然分水岭,对水资源分布和水文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山地降水丰富,河流众多,为下游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三、大别山的行政区划归属
大别山跨越多个行政区域,主要涉及以下地区:
省份 | 所属县市 | 备注 |
河南 | 信阳市、固始县、商城县 | 山体西部 |
湖北 | 黄冈市、麻城市、罗田县 | 山体中部 |
安徽 | 六安市、霍山县、岳西县 | 山体东部 |
四、大别山的文化与历史价值
大别山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革命老区之一,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对中国近代革命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大别山区的民俗文化、传统村落、古迹遗址等也极具研究价值。
五、总结
大别山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山脉,不仅在自然地理上具有显著地位,也在历史、文化、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中国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了解大别山的位置与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中部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