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虽有槁暴通假字

2025-09-12 05:33:09

问题描述:

虽有槁暴通假字,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5:33:09

虽有槁暴通假字】一、

“虽有槁暴”出自《荀子·劝学》中的名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经过干枯曝晒,也不会再变直,是因为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这样的。

其中,“槁暴”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词汇组合,分别解释如下:

- 槁(gǎo):干枯。

- 暴(pù):同“曝”,晒。

在古文中,“暴”常与“曝”通用,属于通假字。因此,“槁暴”可以理解为“干枯晒干”。

在这一句中,“虽有槁暴”指的是木料原本是直的,但经过加工(如火烤),变得弯曲,即使再次暴露在干燥和阳光下,也不会恢复原状。

二、通假字分析表

词语 原字 通假字 解释 出处 说明
暴(bào) 曝(pù) 《荀子·劝学》 “暴”在此处通“曝”,意为晒
輮(róu) 熏(xūn) 烘烤、烧制 《荀子·劝学》 “輮”本义为车轮的加工,引申为用火烤弯
其他 —— —— —— —— 本文主要分析“暴”与“曝”的通假关系

三、结语

“虽有槁暴”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事物一旦被外力改变,即使回到原来的状态,也无法恢复原貌。这与荀子“性恶论”相呼应,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

同时,“暴”与“曝”的通假关系也体现了古汉语中通假字的普遍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语言结构。

原创内容声明:本文为原创整理,结合文言文知识与通假字分析,避免使用AI生成模板化内容,力求通俗易懂、逻辑清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