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殚见洽闻意思和来源是什么】“殚见洽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学识广博、见闻丰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及其来源,以下将从释义、出处、用法及示例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殚见洽闻”出自古代文献,原意是指人见闻广博、知识丰富,后来多用于赞美他人学识渊博、阅历深厚。该成语在现代使用中较为正式,常见于文学作品或书面表达中。
其结构为联合式,由“殚见”和“洽闻”两个部分组成。“殚”意为尽、全,“见”指所见;“洽”意为广博、通达,“闻”指所闻。合起来即“所见所闻都极为广泛”。
此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见识广,而且对各种知识都有所了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殚见洽闻 |
读音 | dàn jiàn qià wén |
释义 | 形容人见闻广博,知识丰富,学识渊博。 |
出处 |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贤者之生世也,必有不凡之才,兼资文武,殚见洽闻。” |
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他人学识的赞美。 |
示例 | 他博览群书,堪称“殚见洽闻”的典范。 |
近义词 | 博古通今、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
反义词 | 孤陋寡闻、才疏学浅、知之甚少 |
三、结语
“殚见洽闻”作为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知识与见闻的重视。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对学者精神的褒扬。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殚见洽闻”的学习态度,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