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也是清代乾隆年间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文化工程。它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大量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因此得名“四库”。在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中,有一位关键人物——总纂官,负责整体的编纂工作。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出发,总结《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人物信息。
一、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始于1773年,历时近十年完成。其目的是收集和整理全国范围内现存的古籍,以保存中华文化精华。该书共收录图书3400余种,总计约7.9万卷,内容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由于涉及大量文献,编纂工作需要一位权威学者来统筹全局,这位重要人物就是“总纂官”。
二、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谁?
经过多方考证与史料分析,《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纪晓岚(本名纪昀)。
纪晓岚(1724—1805),字晓岚,号春帆,河北献县人,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政治家。他曾在朝廷担任要职,参与过多项文化工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负责组织编纂团队、审核书籍、制定分类标准等任务。
虽然纪晓岚是名义上的总纂官,但实际工作中,他还与其他几位副手共同协作,如陆锡熊、孙士毅等,他们分别负责不同部分的编纂工作。
三、《四库全书》主要编纂人员一览表
姓名 | 职务 | 简介 |
纪晓岚 | 总纂官 | 清代著名学者,负责整体编纂工作,是《四库全书》的核心人物。 |
陆锡熊 | 副总纂官 | 参与具体编纂事务,协助纪晓岚进行书籍分类与校对工作。 |
孙士毅 | 副总纂官 | 曾任礼部尚书,协助主持编纂工作,尤其在“集部”编纂中作用显著。 |
马裕 | 副总纂官 | 参与编纂与校勘,负责部分书籍的整理与审定。 |
四、结语
《四库全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编纂过程凝聚了众多学者的心血。其中,纪晓岚作为总纂官,在整个编纂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学术造诣和组织能力,为这部巨著的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通过上述总结与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四库全书》的编纂者及其分工,进一步认识这一伟大文化工程背后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