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的浪遏飞舟什么意思】《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创作的一首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其中“浪遏飞舟”是这首词中极具气势和象征意义的句子之一,其含义深刻,值得深入探讨。
一、
“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思是:在江心激流中奋力划桨,激起的浪花能阻挡住飞速前进的船只。这句词不仅描绘了诗人豪迈的气概,也象征着革命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字面来看,“浪”指江中的波浪,“遏”是阻止,“飞舟”则是快速行驶的船。整句话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动感和力量感,体现出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决心。
此外,这一句也常被解读为对青年一代的激励,鼓励他们像诗人一样,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向前,不惧风浪,勇于担当。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象征意义 | 表达情感 |
浪 | 江中的波浪 | 自然的力量、挑战与困难 | 勇敢面对挑战 |
遏 | 阻止、阻挡 | 抗争、奋斗 | 不屈不挠的精神 |
飞舟 | 快速行驶的船 | 进取、追求目标 | 奋发向上的志向 |
三、结语
“浪遏飞舟”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不退缩、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革命者的豪情壮志。通过这句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对于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
无论是在文学上还是精神层面,“浪遏飞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